技术原理 治疗优势 适应及禁忌

头颈部肿瘤的质子重离子治疗

2021-03-26

头颈部肿瘤周围由于毗邻诸多与机体重要功能(如视觉、听觉、吞咽等)密切相关的组织和器官,无论手术还是放射治疗,难度均较大。而质子重离子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放射线的能量输出,有利于肿瘤控制和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正逐渐凸显其治疗优势。

 

数十年来,肿瘤治疗在诊断技术、手术方式、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方面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技术同样经历了从二维放射、三维适形放疗到调强放射的进展。放射技术的进步不但提高了长期疗效,而且降低了治疗引起的后期毒副反应,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局部治疗中已经占据重要作用,至少70%以上患者的治疗需要放疗的参与。

 

质子重离子治疗,或称“质子刀”/“重离子刀”,是放射治疗的一种,也是当今国际上最为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质子重离子治疗在头颈部软组织肿瘤(尤其颅底脊索瘤、软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腺样囊性癌等对常规放疗抵抗的肿瘤中具有优势,在复发性肿瘤的再程放射治疗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

 

“火眼金睛”--“定向爆破”肿瘤细胞

质子重离子射线与常规光子射线的区别之一,就是可以通过对射线能级的调整,犹如长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根据治疗需要,准确控制能量释放的位置,达到肿瘤病灶的精确照射,避免了之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弊端。在剂量学的比较研究中,对于头颈部鳞癌、鼻咽癌、鼻窦癌、颅底肿瘤治疗中靶区覆盖、规避周围器官的剂量分布上,具备了“火眼金睛”的质子重离子射线已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有效减少了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如口干、吞咽困难等)的发生概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而常规光子放疗,由于在射线的照射路径上不断释放能量,会对路径上的人体组织造成损害。也正是鉴于这一原因,大大地局限了常规放疗的适用情况。

 

“好牙口”--肿瘤放疗专捡“硬骨头”

除了上述的肿瘤病种外,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来源于上皮细胞的头颈部鳞癌(HNSCC),局部晚期HNSCC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放化疗”/放化疗的治疗策略。常规光子放疗对此类肿瘤疗效确切,是目前该病种的标准治疗技术。

而针对其他头颈部肿瘤,如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腺样囊性癌等对光子放疗不甚敏感的肿瘤,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术后残留或无法手术者,常规光子放疗的疗效常不尽人意。肿瘤病灶的所在部位以及肿瘤组织的含氧情况是影响常规光子放射疗效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下,质子重离子的这幅好“牙口”便能派上用场了。

 

质子射线,特别是重离子射线,在“定向爆破”肿瘤病灶、减少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的同时,由于其高能级的特点,对光子放疗不敏感的乏氧肿瘤细胞也能有效杀灭。以头颈部脊索瘤为例,常规光子治疗5年局控率仅17~39%,而施用质子/质子+光子治疗后5年局控率提高到54~73%。日本国立放射科学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NIRS)等国外相关机构的临床统计数据也显示部分头颈部肿瘤病种,通过质子重离子治疗,能够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取得较好的疗效。

 

我院自2015年5月初开业运营至今,已采用重离子治疗了20余例根治性光子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其中大多数患者的局部复发病灶分期为中晚期。目前尚无患者出现轻度以上毒副反应,治疗后肿瘤病灶均明显缩小。

 

现阶段,常规光子放疗仍是肿瘤放疗的主流技术,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其疗效在部分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难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目前质子重离子技术对于头颈部肿瘤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位于颅底和鼻窦的恶性肿瘤或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头颈部肿瘤,其中大多为软组织肿瘤(包括脊索瘤、软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腺样囊性癌等。鉴于其良好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质子重离子技术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COPYRIGHT 春雨国际健康管理(长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1967号       试管婴儿  |  试管婴儿费用  |  试管婴儿案例  |  试管婴儿医院  | 试管婴儿成功率  | 出国看病